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明年重点工作,对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专家怎么解读?

    2016年12月26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创新、促进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不懈努力》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工作报告》)。结合《工作报告》和当前业界关注焦点,本报特选取《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核心技术突破等四大热点,约请相关专家对《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热点一:

《中国制造2025》如何深入实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细化落实“1+X”体系目标任务,重点组织实施30项基础条件好、关联程度大、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未来1~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摘自《工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整个进程中,技术、措施很多,而作为最基层的企业或地方,往往会有“技术眼花缭乱”、要求来不及跟进的情况,这种状况不利于务实、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中国制造2025》的更好推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框架”——自顶向下的思考、规划到具体实现。
首先,制造强国是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愿景,是强国目标的第一步。“两化融合”是主线,符合“未来世界是信息世界+物理世界”的发展总趋势。各种技术(如数字化制造、集成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协同制造、优化制造、服务制造等等)则是“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具体实现的“选项”。
未来几年如何推进《中国制造2025》,首先,强调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等核心技术,继续推广20多年来积累的有效技术。其次,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智能制造。其中,互联网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其渗透到制造业的广度、深度有待更多的工作。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加强对“选项”的指导、引导。例如政府提出的“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就是对“互联网+制造”的深入引导。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进一步落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需要解决好中国制造业的四大障碍。第一是经济障碍。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中国制造业也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我们要在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上加快创新,构建新的价值网络在全球市场上“兜”住创新红利。通过智慧集群培育、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联合体培育、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措施,打造互联网技术下的创新生态。第二是技术障碍。目前中国制造业基础技术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们要抓住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通过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推动,研用并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安全可控、基础制造能力的提升,打造更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三是心理障碍。许多用户对于中国制造信心不足,这造成了创新链缺环,尤其是“从0到1”举步维艰。我们要优化市场环境,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注重将需求端纳入创新体系,紧抓新时期用户参与制造与创新的小批量定制化制造的趋势和特点,深入实施和推广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政策,注重试点示范,打造品牌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第四是文化障碍。现在很多产品不是“做不好”,而是因缺乏工业精神“不做好”,提质增效步履蹒跚,我们要下大力气培育工业文化,通过设立工业大奖、创办技能大赛、建立团体标准、强化质量品牌、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等措施,营造尊崇制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使行业和企业所有参与者都能够做好每一个细节,快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已落地,2017年应全面启动并实施各项重大工程与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应明确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作为侧翼,质量和强基作为基础。因此,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质量提升和工业强基,以在更大的面上、更广泛的领域调动制造业上下的积极性,从总体上提升中国制造业。
    2017年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突出解决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各地协同发展的问题,通过项目遴选、发布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着重解决各项重大工程协同实施的问题,提高实施效果。进一步明确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原则和运行方式,加大创新中心建设的前瞻性,着力加强制造业创新驱动的基础建设。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耕:《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然而,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切不可松懈。据7万余家工业企业对自身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估,达到综合集成阶段及以上的只占1/6左右。而这7万余家企业自评估数据分析表明,达到综合集成阶段及以上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竞争能力均比未达到者有台阶式飞跃提高。这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而且,企业两化融合达到综合集成阶段及以上,也是企业“互联网+”就绪度的重要指标。换言之,企业达不到综合集成,想要“互联网+”,也是有心无力,还得补课。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集成就是互联,一个企业连自己内部都互联不起来,怎么去参与“互联网+”。

超级电容产业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超级电容产业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上一篇:不含碳全新超级电容问世 储电性能超越现有碳基材料

下一篇:陈清泉:电动汽车商业化 下一代电池研发难

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