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研发出新型超级电容器

记者4月15日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从怀萍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合作,通过一体化器件构型设计成功研发新型超级可伸缩电容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实时自修复。相关成果以“可实时修复的伸缩型超级电容器”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先进材料》上。

222.png

据介绍,可伸缩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机械柔性,能够在弯曲和拉伸等复杂机械形变时依然保持结构完整性和高导电性,可作为新型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仿生器件的储能器件。而自修复性能对于电容器在发生机械损伤时自动修复其结构而保持原有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结构设计和完整的器件构型,目前可伸缩超级电容器机械形变能力有限,且电容器电极层与电解质层间易产生错位,严重降低了器件容量和稳定性,制约了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实际应用。

针对这一难题,合工大科研人员创新性地在单体引发聚合过程中引入动态金属配位键,成功研发出具有优异伸缩性能和光学、电学多重刺激响应修复性能的纳米复合水凝胶电极和电解质。通过进一步在凝胶电极上化学焊接银纳米线薄膜作为集流体,该团队实现了利用各层间丰富的金属-硫配位作用,化学键合构筑具有整体构型的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产业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超级电容产业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上一篇:微纳电子系王晓红课题组在可用于电源滤波电路的高频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同济大学郑俊生副研究员和郑剑平教授团队在锂离子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