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将达200万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10年,我国将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抢占先机、赶超发展的突破口,建设汽车强国。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发展再迎良机。《规划》明确,到2020年,关键技术要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具备形成全球创新引领的基础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2009年起步,其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来自工信部的资料显示,2012年前共推广应用1.7万辆,2013~2014年推广应用10.1万辆,2015年跃升至37.9万辆,2016年生产51.7万辆,连续两年产销量   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大幅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负责人表示。

数据为证。2016年底,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千克、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的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

在此过程中,诸多企业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6年,比亚迪、吉利、北汽等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名;宁德时代、精进电动等电池电机企业成为全球知名供应商。

不容小觑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贯通了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了结构完整、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应该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具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的良好基础。”上述负责人总结道。

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

根据《规划》,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

在实施动力电池升级方面,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

同时,掌握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机电耦合装置、增程式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控制水平和正向开发能力。

此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完善也是《规划》的一大任务。《规划》强调,我国应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加强出厂安全性能检测,强化新能源汽车生产监管,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分类注册登记、交通管理、税收保险、车辆维修、二手车管理等政策体系,并逐步扩大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范围。

在此基础上,《规划》明确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千克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千克,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千克、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千克。

超级电容产业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超级电容产业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上一篇: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解析 私人用户占比50%

下一篇:2020年四川新能源汽车使用量力争达到10万辆

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关闭